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潭州宋朝在哪里,以及在北宋称湖广是指哪里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One]、宋朝李刚那里人
〖One〗、是李纲不是李刚,李纲是常州无锡人
〖Two〗、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Three〗、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
〖Four〗、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击退金兵。
〖Five〗、靖康之难后南渡,至宋高宗即位后,起用为相,力图革新内政,便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Six〗、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Seven〗、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少师。
〖Eight〗、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Two]、在北宋称湖广是指哪里
〖One〗、北宋时期的湖广普遍指荆湖南北两路。湖广是元朝以后设置的行省,宋朝时只有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
〖Two〗、荆湖南路。宋至道三年(997)置,治潭州(长沙市),领州七:潭,衡,道,永,邵,郴,全。军一:武冈。监一:桂阳。县三十七。
〖Three〗、荆湖北路,为赵宋王朝荆州湖北路的简称,是中国赵氏宋朝(960年-1279年)的十五路(相当于现在的省)之一,治所在江陵府(今荆州市荆州区)。由于大部分土地在洞庭湖以北,故而民间也称呼其为湖北路。宋朝灭亡后,元政府以大江为界,江南大部划入湖广行省,江北除汉阳军、归州外皆并入河南江北行省。
[Three]、湘潭地图变迁史
〖One〗、商周时期,市境为荆楚之地,百越文化的影响较大。从出土的文物看,这里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交汇融合地区。
〖Two〗、战国后期,楚从黔中郡划出长沙郡,湘潭市全境属长沙郡。秦统一中国,郡属仍旧。
〖Three〗、西汉,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继而刘发为长沙王,湘潭全境属长沙国。
〖Four〗、东汉初,建湘乡县,划入零陵郡,境内余地属长沙郡。建安二十年(215年),蜀、吴划势力范围,零陵郡属蜀,长沙郡属吴;建安二〖Fourteen〗、年(219年),吴袭荆州,市境遂均属吴衡阳郡,郡治在今湘潭县古城乡。
〖Five〗、晋,市境属衡阳郡,郡治仍在今湘潭县古城乡。当东晋从荆州析出湘州时,境属湘州。
〖Six〗、南北朝时期,市境属南朝管辖,属湘州衡阳郡。
〖Seven〗、隋,市境属潭州长沙郡。唐天宝八年(749年),从隋代的湘潭和衡山两县北部调整出新的湘潭县,并将县治移至洛口(今易俗河镇)。
〖Eight〗、五代时期,市境为南方马氏所建楚国属地,隶潭州长沙府。
〖Nine〗、宋朝,市境属荆湖南路潭州。南宋,湘潭县城迁往今湘潭市城正街元贞元年(1295年),湘乡、湘潭县均升为州,均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天临路。
〖Ten〗、明,市境属潭州,湘潭、湘乡复为县。
1〖One〗、1949年8月,湘潭和平解放,湘潭县人民政府成立。
1〖Two〗、1950年7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改湘潭县城关区为湘潭市,隶属由岳阳迁至湘潭的长沙专署(1952年10月改名为湘潭专署),湘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Three〗、1953年04月,政务院批准湘潭市为省辖市,由湘潭专署代管。
1〖Four〗、1968年09月,成立湘潭市革命委员会,
1〖Five〗、1980年10月,湘潭市革命委员会改名为湘潭市人民政府,同年湘潭市改为省直辖市。
1〖Six〗、1983年08月,湘潭地市合并,将其原湘潭地区的浏阳县划归长沙市,醴陵、攸县、茶陵、酃县划归株洲市,湘潭、湘乡两县划归湘潭市。湘潭实行市管县体制。全市辖湘潭、湘乡两县和雨湖、岳塘、湘江、板塘、郊区五个区。
1〖Seven〗、1984年,将湘潭县的银田镇和韶山区划出设立县级韶山区,由湘潭市管辖。
1〖Eight〗、1986年,湘乡县改市,仍由湘潭市辖。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