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唐朝时期音乐与文学的关系的问题,以及和乐府诗体现了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乐府诗体现了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汉乐府民歌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中国诗歌一开始,抒情诗就占有压倒的优势.《诗经》中仅有少数几篇不成熟的叙事作品,楚辞也以抒情为主.到了汉乐府民歌出现,虽不足以改变抒情诗占主流的局面,但却能够宣告叙事诗的正式成立.现存的汉乐府民歌,约有三分之一为叙事性的作品,这个比例不算低.中国古代的叙事诗,可以说完全是在汉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代的叙事诗,在分类上一般都归属于乐府体.许多名篇,直接以“歌”、“行”为名,如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这是表示对乐府民歌传统的继承,因为“歌”、“行”原来是乐府诗专用的名称.在写作手法上,无论短篇和长篇,也都受到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Two]、唐代重要的音乐形式
在唐朝,音乐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民间音乐,还有一种则是宫廷音乐。而宫廷音乐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重要场合例如祭祀,举办国家隆重的庆典时候的音乐,被称作是雅乐,而另外一种主要用在皇宫的宴会上面,比起雅乐就更加欢乐,被称作是燕乐。
[Three]、为什么词是出现在唐朝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片与片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6.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蒙元时期,词与曲是两相和的,因为元曲与词差不多,只是曲没有阙,词有阙。)
7.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8.字声配合更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变化很多,而且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在音乐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声,以求协律和美听。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