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唐朝把日本成为和唐朝时,中国、日本的留学生都称为什么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唐朝把日本成为以及唐朝时,中国、日本的留学生都称为什么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日本在唐朝前用的什么文字
〖One〗、日本在唐朝以前可以说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到了唐代,由于大量的日本人来中国学习交流,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包括汉字,也开始在日本大量使用。古代日本只有上层社会的人才有机会学习文化,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
〖Two〗、日本明治维新时为了普及文化,根据汉字的笔划、结构,结合西方拼音文字的特点,创造了现代日语文字,形成现代的日本字。但日本字来自汉字,所以日本人无法完全抛弃汉字,因而在现代的日文里仍然留存有大约1900个汉字。
[Two]、唐朝时,中国、日本的留学生都称为什么
〖One〗、就叫留学生。留学生一词就是从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
〖Two〗、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史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史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
〖Three〗、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其语义也有了变化发展:凡是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
〖Four〗、《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列传一八四十九倭国记载:
〖Five〗、“贞元二十年,遣使来朝,留学生橘免势、学问僧空海。元和元年,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开成四年,又遣使朝贡。”
[Three]、日本与唐朝的关系
〖One〗、倭国武周时期改称日本,与唐朝来往密切。
〖Two〗、孝德天皇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权。引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落实户籍和记账制度,借鉴《唐令》写成《大宝令》法典,遵照长安城布局规划平安、平城二京。日本先后派遣了十三次遣唐使,每次使团规模都在百人以上,团中除使臣、水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等。
〖Three〗、著名的来唐日本人有留学生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与僧人空海和圆仁。空海著有《文镜秘府论》与日本的第一部汉字字典《篆隶万象名义》。圆仁寻觅佛法而走遍唐国多个道郡,带回日本大量佛学经文器具。百济艺僧味摩之将在唐学到的荆楚傩舞传至日本,称吴伎乐。日本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也都是分别从中国的草书和楷书部首演变而来。
〖Four〗、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之邀,曾经六次东渡回日,最后终于成功。他带去了佛经,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以及佛教在日本的兴盛。
〖Five〗、在倭王权创建后,日本一直透过朝鲜半岛的诸国吸收来自于亚洲大陆的文化。587年,豪族苏我氏的头目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杀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为帝,圣德太子摄政,日本进入飞鸟时代。圣徳太子制定官位十二阶,并颁布宪法十七条,尝试创建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圣徳太子过世后,苏我氏长期掌权。
〖Six〗、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暗杀苏我入鹿,掌握政权,是为“乙巳之变”。中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推动大化革新等改革,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尝试创建一个律令制的国家。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权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Seven〗、奈良时代后期,政局动荡,律令制松弛。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现在的京都),此后到1192年成立镰仓幕府的这段期间是为平安时代,日语假名以及国风文化在此时代成形。嵯峨天皇时期的《新撰姓氏录》记录居住在京都及畿内的1182个氏族,其中“汉”为163氏,“百济”为104氏,“高句丽”为41氏,“新罗”为9氏,“任那”为9氏。
〖Eight〗、平安时代末期,出现以东国为势力范围的源氏和以西国为势力范围的平氏两个庞大的武家势力,1159年,发生平治之乱,源氏实力虽遭遇很大削弱,但在东国仍拥有强大实力,国家内部因为割据有源平二氏及奥州藤原氏等势力,加上各界不满架空朝廷的太政大臣平清盛专横擅政而内战频仍。经过长期的源平合战,平氏被赶出京都,将朝廷迁往福原京,之后于1185年在坛之浦之战中彻底覆灭。
唐朝把日本成为和唐朝时,中国、日本的留学生都称为什么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