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唐朝 监察制度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概括隋唐时期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影响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One]、概括隋唐时期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中央监察制度的成熟阶段—隋唐五代。
〖One〗、隋朝精简门下省机构,还增设了司隶台和谒者台,与御史台合称三台,负责监察事务。
〖Two〗、唐初,废除了司隶台和谒者台,御史台监察百官,是国家比较高的行政监察机构,设置谏院,使谏官的独立性相对提高。
〖Three〗、唐代创立了御史台三院制度,即台院、殿院和察院。正式确立了门下省掌审议封驳的制度。
〖Four〗、五代时期,御史中丞演变为御史台长,后唐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向六察官汇报本部工作的方式进行监督,并明确规定了御史六察官监察六部的具体内容。
〖Five〗、隋唐时期御史台三院制度的创设,谏官与封驳官从言谏系统中分离,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中央监察制度已有了质的飞跃。
地方监察制度的发展—隋唐五代。
〖One〗、地方监察机构和中央监察机构分离,置司隶台和谒者台监察地方官吏。
〖Two〗、州郡刺史或太守虽保留持节之名,但不统领地方军事,只掌一州的行政与监察之权。
唐朝安史之乱前,地方监察体制主要由御史和使臣两大系统组成,后期除了御史监察体系外,使臣系统演变为度支转运使、出使郎官、巡院等多层面监察体系。
第一,就中央监察制度而言,中央监察官职能广泛,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击贪污渎职,防范政治腐败,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制约君权,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维护比较高统治者尊严。
第二,就地方监察制度而言,对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维护地方统治秩序的相对稳定;
对缓和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弊端主要是地方监察权与行政权不分离,在监察体制上为地方监察官贪污受贿和勒索百姓提供了机会。
[Two]、道的设置对唐朝的影响
〖One〗、道最早在汉代已出现,“县有蛮夷曰道”。但是,作为国家施政区域的道,则源自北魏。北魏的道是从事监察、组织屯田、慰问地方等工作的大使与征讨都督的活动范围。东魏北齐出现了军政合一的政区“行台道”。唐朝继承了北朝道制,并有所损益。
〖Two〗、唐代的道可分为三类:地理区划、功能区划和政区。地理区划主要指贞观十道;功能区划则可分为军事区划的道和监察区划的道;政区则指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州之上的政区即藩镇。在安史之乱前,作为监察区划的道与唐代地方行政联系最为紧密,能够与地方行政制度相结合,敦促中央政令在地方上落实。
[Three]、古代地方监察制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One〗、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完备于明清,是大一统国家形成后确立的一项政治制度,对维护中央政令畅通、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Two〗、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创建了相对独立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御史府为其官署,掌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官吏。
〖Three〗、两汉时,中央比较高的监察机构——御史台,从原有的行政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行政系统平行、独立的国家监察机构,并制定了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此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日益严密。
〖Four〗、隋朝时期,天下再次统一,形成了“三公、五省、三台、九寺、五监”的中央政府新体制,其中“三台”中的御史台、谒者台,就是专门负责内外监察的。
〖Five〗、唐朝时,监察体制呈现出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特色,形成了组织完备、分工清楚、职责明确的御史台和谏官制度。唐朝时的监察机构被扩充为台院、察院和殿院,分别掌管对中央官员的监察、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以及维护皇帝威仪和尊严。
〖Six〗、宋代时监察法规内容开始增多,对文武官员的监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御史台和谏官系统合二为一,发挥着中央监察职能;地方监察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
〖Seven〗、元朝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监察法规《宪台格例》,在中央设有御史台,在地方设立行御史台和22道肃政廉访司,共同行使监察职责。
〖Eight〗、明代调整了监察机构的设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13道监察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Nine〗、清沿明制,设都察院纠察百官,所属15道分掌各省刑名,并以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加强对中央部门和各省官员的监察;清朝还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台规》,至此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到顶峰时期。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唐朝 监察制度和概括隋唐时期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影响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