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宋朝哥窑水仙盆这个问题,宋代汝窑高足盘底子特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宋代汝窑高足盘底子特征
〖One〗、一看造型,汝瓷式多器件少,拉坯器小青铜形。型有盘碗瓶洗尊、再加盏托水仙盆。
〖Two〗、二看胎骨,真品胎骨香灰色,弦筋棱角羊肝色。器底钉痕破釉处,支钉硅化白或青。
〖Three〗、凡宋汝窑器的釉表出筋或起弦线棱角的地方常见有浅赭的色调,俗称为“羊肝色”。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Four〗、三看胎釉,宋汝都是无光釉,古玉光泽青泛蓝。月白粉青天青色,浓淡深浅有变化。釉层紧紧贴胎骨,胎体薄来釉层厚。
〖Five〗、真品的釉色青中泛蓝,纯净、温润,釉表隐现出一种柔和含蓄的光泽。它既不同于钧瓷的乳光,也不同于哥窑的脂光,而是一种类似于古玉般内蕴的光泽。
〖Six〗、釉较薄且平滑均匀地紧贴于胎骨,呈半透明状。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
〖Seven〗、四看纹片,汝窑纹有蟹爪纹,蝉翼鱼鳞斜茬纹。有纹者真无纹好。
[Two]、宋代五大名窑是哪五大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和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均发现汝窑烧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南宋、明朝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釉面常见缩釉和棕眼。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无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原属今定州市)的涧磁村、野北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Three]、钕窑瓷器有哪些特征
特点一:在其瓷器的艺术造型上以简约为主。在汝窑瓷器发展的三十年间,一直都秉承极简的设计理念。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尺寸:13厘米,估价:询问价,成交价:HKD294,287,500
在其瓷器的造型上主张整体的协调性,十分追求一种浑然天成之感。因此作为收藏的我们会发现,在收藏汝瓷的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造型怪异,或者是轮廓十分复杂的瓷器器型。而这一点正好也是收藏者们,用来鉴别汝窑瓷器真伪的一种辨别方法,因为在宋以后瓷器,由于过度的追求瓷器的造型美,反而没有汝窑的简约之美。
宋代汝窑影青釉三足洗,尺寸:高度3.8厘米;上口13.5厘米;下口13.3厘米,成交价:RMB43,680,000
特点二:汝窑瓷器在其整体的重量上是十分轻盈的。汝窑瓷器自出现以来,就一直以金银器的造型风格为主,甚至有部分汝瓷的精致程度完全可以与金银器相媲美了。汝窑瓷器在整体的烧制过程中,对其瓷器的重量把控的是十分苛刻的,瓷器之间的误差也都是控制在百克左右。因此总体来看,宋汝瓷的重量要比我们所常见的一般瓷器轻许多,并且此瓷壁也是十分的轻薄光滑,光泽感十足。
北宋汝窑天青釉圆洗,尺寸:直径12.2厘米,估价:HKD6,000,000~8,000,000,成交价:HKD14,750,000
特点三:汝窑瓷器在其胎体断面之处接近之处产生香灰色,香灰胎是汝窑瓷器所独有的特点之一。汝窑瓷器出现香灰胎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瓷器还原烧制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从而导致瓷器胎体上颜色深浅的变化,除了会出现香灰胎,还有部分汝瓷的胎底之处会呈现出火石红的颜色。
清乾隆仿汝釉鱼篓尊,尺寸:高29.8厘米,估价:RMB16,000,000~26,000,000,成交价:RMB19,550,000
特点四:汝窑瓷器的釉层面十分轻薄,这也是与其他瓷器最大的不同之处。据相关资料记载,以及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汝窑瓷器的釉层面一般在两毫米到三毫米之间,即使是大件的汝窑瓷器,其底部的釉层面也不过才五毫米左右,并且不会超过这一上限。这一特征的出现,同样成为了收藏者们鉴别汝窑瓷器真伪的关键因素。
清乾隆仿汝釉出戟犠耳尊,尺寸:高26.5厘米,估价:RMB15,000,000,成交价:RMB17,825,000
特点五:汝窑瓷器的碎片化。总的来说,汝窑瓷器的开片分为有规则和无规则。其中规则化指的就是瓷器的冰裂化,如果是圆形的冰裂片可以叫做雪花片,如果是半圆形的冰裂化可以叫做蟹脚纹。而不规则化则指的就瓷片的细碎化,这类瓷器几乎不会出现大开片的现象,十分容易将两者分别开来。
清乾隆仿汝天青釉撇口长颈瓶,尺寸:高38.2厘米,估价:RMB7,000,000,成交价:RMB13,800,000
特点六:汝窑瓷器的底色呈现出粉红色。在收藏汝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其底部会出现类似红色的胎色,这是一种十分特别的烧制方法。如果在其烧制的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都不足以形成底部的粉红色,这也因此成为了汝瓷的特别之处。
OK,关于宋朝哥窑水仙盆和宋代汝窑高足盘底子特征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